1.78万亿元!茅台市值超越一省GDP,到底凭的是什么?
不喝酒的人,马上就看不懂茅台了。
最近两个多月时间,茅台股价涨了将近40%,总市值竟然跑赢了工商银行。
这家银行,因其令同行嫉妒的盈利能力,一度被业界称为宇宙第一行,长期霸占A股总市值第一的宝座。
没想到,全球一流的理财团队,居然败给了贵州遵义的一群造酒工人。
茅台,富可敌省
从2015年以来,茅台一家公司每年上缴的税,就顶了遵义市税收的半壁江山。
即使放到整个贵州,茅台对全省税收贡献也达到1/7。并且,即使茅台的股价有所回落,目前总市值还是稳定在1.78万亿元。2019年,贵州省的GDP也才只有1.67万亿。
时至今日,当茅台坐稳A股巅峰的时候,我们再回看当年的茅台,我们会发现,那年的茅台什么都没有,唯独有的,只是一条河——赤水河。
中国白酒产业如果要拍一部电影,那就应该叫《赤水河传奇》。
这条本来平平无奇的小河,发源于云南,流经贵州、四川两省,是唯一还没有被污染过的长江支流。谁能想到,如今在它的沿岸,我中国酒业的白壁江山。
这里有茅台、五粮液两大明星酒企,还有鸭溪、董酒等八大著名品牌,还有郎酒、泸州老窖、剑南春等六朵金花、十朵小金花。
赤水河两岸的白酒年产量贡献了全国的1/2左右,利润占比超过60%。
你可能没喝过赤水河的水,但你一定喝过赤水河的酒。
中国白酒的历史,就是一条柔弱的赤水河,迎战资本深厚、装备精良的全球洋酒巨头,拳拳到肉厮杀拼搏的历史。
这种厮杀,不仅是在制酒上,也是在市场上,更是在资本上。
然而,当下的客观事实是,国内白酒早已饱和。长期以来,白酒的出口量只占到国内产量的0.12%。
这是因为洋酒追求纯净,采用液态发酵,成分简单可控。而中国白酒追求口味,采用固态发酵,成分复杂多变。
因为中国白酒成分不能完全探明,出口方面一直受到限制。
所以——茅台为什么会暴涨?
肉眼可见的是,资本市场出现了异象。北上资金已经连续10周净买A股,并且,进入6月后再次提速,6月1日当天就净流入104亿元。其中,茅台是位居榜单前列的投资对象。
北上资金,一般是指香港资本和国际资本。话外之音就是,有人在拉涨茅台股价。
赤水河是茅台的“地利”,但若要成就茅台,它还需要“天时”。
1958年,一向嗜烟、不喝酒的毛主席,当着贵州省第一任省委书记周林的面,称赞了茅台的品质。
这是毛主席的期许,也是时代的期许。这大约就是茅台的天时。
那个时期,茅台能够换回珍贵的外汇,建设经济。1吨外销的茅台酒,就能够给国家换回40吨钢铁。
邓公在南海边画一个圈,深圳就从渔村变成大都市。毛这句话,也在赤水河畔画了一个圈。
此后,贵州当地的大炼钢都要让位于造酒。周林亲自来到茅台酒厂做出指示:“对于你们来说,钢铁是元帅,茅台酒是皇上。”
相对于盲目、低水平炼钢的其他省份,贵州有了一条更清晰的经济使命。
但是,要量产茅台,并非易事。
茅台是由当地3家最大的酒作坊合并而成,酒的质量全靠酿酒师傅的个人经验,没有实验室和机械设备,质量并没有保证。并且,5个酒灶,一年只能产六七十吨酒。
1964年,江南大学酿造专业优秀毕业生季克良,被国家轻工部分配到茅台酒厂工作。
第2年底,在四川泸州召开的第一届名酒技术协作会上,茅台酒厂的代表宣读了季克良整理的《我们是如何勾酒的》论文,引起各厂家的高度重视。很快,论文流出,全国范围内掀起勾兑热潮。
直到1978年,他总结出了“制曲是基础,制酒是根本,陈酿和勾兑是关键”的工艺特点,得到行家们的普遍认同。此后,他又不断细化每一流程的具体标准。茅台酒的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有了稳定保障。
1983年,在茅台工作了20年的季克良被选为酒厂厂长。
此时的茅台,天时、地利、人和俱在。
上市后,通过发行股票,茅台募资约22亿元。
两年后,茅台的年产量终于突破1万吨。完成了毛泽东45年前的指示。
中国白酒的消费升级
相对于省工省料的清香型,浓香型成本更高、工艺更复杂、生产周期更长,价格也更贵。而酱香型,则更是原料投入量相当于其他白酒4倍多的酒中老大。
茅台的酒是香,但是要有消费得起它的市场。如今,茅台终于等来了这个“有钱”的中国。
1998年以后,国内白酒供应饱和。低端酒完成历史使命,开始有序退场。
曾经和茅台、五粮液同处高端阵列的泸州老窖,经历1997年动荡之后,“名酒变民酒”,走上中低端路线,逐步流于平庸。
2005年,中国白酒又迎来一个新的历史节点——酱香型茅台净利润超过了浓香型五粮液。3年后,茅台销量也超过了五粮液。
简而言之,中国人越来越有钱,所以喝得起更贵的酒了。
在一个经济不断向好的国家,消费升级是必然趋势。谁抢到高端市场,谁才是最终赢家。抢不到,就会被市场遗忘。